杭州銀行曝6000萬匯票案 事涉鋼貿企業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與此同時,上海寶立目前在銀行欠息4筆,金額分別是32.4萬元、11.8萬元、87.5萬元、9.6萬元,合計141.3萬元。此外,其票據業務到期不能兌付造成的銀行墊款共計12筆,合計6445.9萬元。 …
與此同時,上海寶立目前在銀行欠息4筆,金額分別是32.4萬元、11.8萬元、87.5萬元、9.6萬元,合計141.3萬元。此外,其票據業務到期不能兌付造成的銀行墊款共計12筆,合計6445.9萬元。
昨日,記者來到上海寶立在銀行授信報告上登記的營業地址浦東新區航頭鎮滬南路5842號20幢118室,在這個城郊結合的地方找了一個小時,也未找到這個門牌號對應的地址。
記者撥打上海寶立的辦公室電話,有的空號,有的始終無人接聽。
作為上汽集團成員,安悅物資由上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是上汽集團一體化采購平臺。或許因為這個背景,安悅物資多次出現在銀行對上海寶立的銀行授信案例中。
2011年11月查實的上海寶立4.04億元授信中,擔保措施有“商商銀”和商票貼現兩種,其中,“商商銀”對象全是安悅物資,涉及多家銀行。
安悅的角色
安悅物資為何頻繁卷入上海寶立的授信案例?
《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雙方原先的業務模式為安悅物資向上海寶立采購螺紋鋼,但從2010年開始,鋼材市場價格倒掛,安悅物資憑借自身實力轉型為大型采購商,上海寶立于是由安悅物資上游的供應商,變成了其下游的經銷商。
有知情人士稱,基于多年的業務合作往來,雙方間的高層領導結成了深厚的私人感情紐帶。但這種感情關系是否與雙方的上述授信合作有關,記者無法得到核實。
北京誠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偉認為,匯票的背書人安悅物資作為合同交易方,和上海寶立涉嫌或虛假交易。如果真是這樣,就應該承擔銀行損失的賠償責任。同時,安悅物資作為上海寶立的擔保人,還應該與上海寶立一起承擔本次擔保的連帶賠償責任,但可以申請對借款人(上海寶立)的資產進行保全,同時追究借款人的責任。
對于此事,安悅物資的母公司上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發給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的函電中稱,已知曉 “寶立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蔡芝法涉嫌合同詐騙罪一事”,“不會逃避此次案件中應由安悅物資承擔的責任”,并稱“安悅物資已經整體關閉新的商商銀業務”,“安悅與銀行有信心攜手處理好相關對接工作。”
函中還透露,“案件已列入上海市經偵總隊重點偵破對象”。
記者聯系了安悅物資的母公司上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時,沒有收到有關方面的答復。有關此事的最新進展,記者將持續關注。
杭州銀行風控之痛
據悉,此類事件在杭州銀行并非個案,已引起總行高層重視。在上海寶立事件曝光后不久,杭州銀行總行高層在一次內部講話中指出,今年以來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大幅上升,雖有外部因素,但從銀行自身角度看,反映了全行風險管控體制和機制不夠健全,部分機構和人員風險理念失衡,“信貸審查流于形式”。
會上指出了多種不合規情形,其中就有類似上海寶立事件的情形:“直到匯票到期墊款、借款人失蹤,該筆授信項下未發生一筆實質性的發貨及贖貨,后經查實,我行匯票在交至上游廠商不久后即被其背書給了借款人的另一家關聯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近期國內快速成長的城市商業銀行之一。截至2011年12月末,總資產2439億元,總負債2295億元,年內營業收入122億元,利潤總額34億元。
但高速擴張也帶來風險控制問題。來自杭州銀行總行的資產質量統計分析顯示,今年9月底,杭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14.0418億元,不良率0.96%,風險資產余額29.0654億元,風險率1.99%。
據悉,目前有15家城商行正排隊上市,江蘇常熟農商行、上海銀行、盛京銀行等9家銀行在初審中,杭州銀行、重慶商業銀行等6家處于落實反饋意見中。
據知情人士爆料,杭州銀行上海分行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零售和小企業條線新增顯性問題貸款余額突破1億元,現有的信貸結構畸形,特別是鋼貿行業信貸規模比例超過分行總體信貸規模30%。對于這些說法,記者尚無法從銀行方面得到證實。
事實上,放眼整個銀行業,鋼貿行業的信貸數據都不容樂觀。截至9月末,上海本地銀行鋼貿行業的放款余額已超過1900億元,較一季度末幾無變化,但形成不良余額逾250億元,較一季度末的130多億元增加近一倍。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此前公開表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繼續,城市商業銀行能否實現穩健發展,還需要過“四關”,即有效公司治理關、逆經濟周期生存關、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風險度量和定價關及利差縮小條件下業務結構轉型關。 與此同時,上海寶立目前在銀行欠息4筆,金額分別是32.4萬元、11.8萬元、87.5萬元、9.6萬元,合計141.3萬元。此外,其票據業務到期不能兌付造成的銀行墊款共計12筆,合計6445.9萬元。
昨日,記者來到上海寶立在銀行授信報告上登記的營業地址浦東新區航頭鎮滬南路5842號20幢118室,在這個城郊結合的地方找了一個小時,也未找到這個門牌號對應的地址。
記者撥打上海寶立的辦公室電話,有的空號,有的始終無人接聽。
作為上汽集團成員,安悅物資由上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是上汽集團一體化采購平臺。或許因為這個背景,安悅物資多次出現在銀行對上海寶立的銀行授信案例中。
2011年11月查實的上海寶立4.04億元授信中,擔保措施有“商商銀”和商票貼現兩種,其中,“商商銀”對象全是安悅物資,涉及多家銀行。
安悅的角色
安悅物資為何頻繁卷入上海寶立的授信案例?
《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雙方原先的業務模式為安悅物資向上海寶立采購螺紋鋼,但從2010年開始,鋼材市場價格倒掛,安悅物資憑借自身實力轉型為大型采購商,上海寶立于是由安悅物資上游的供應商,變成了其下游的經銷商。
有知情人士稱,基于多年的業務合作往來,雙方間的高層領導結成了深厚的私人感情紐帶。但這種感情關系是否與雙方的上述授信合作有關,記者無法得到核實。
北京誠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偉認為,匯票的背書人安悅物資作為合同交易方,和上海寶立涉嫌或虛假交易。如果真是這樣,就應該承擔銀行損失的賠償責任。同時,安悅物資作為上海寶立的擔保人,還應該與上海寶立一起承擔本次擔保的連帶賠償責任,但可以申請對借款人(上海寶立)的資產進行保全,同時追究借款人的責任。
對于此事,安悅物資的母公司上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發給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的函電中稱,已知曉 “寶立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蔡芝法涉嫌合同詐騙罪一事”,“不會逃避此次案件中應由安悅物資承擔的責任”,并稱“安悅物資已經整體關閉新的商商銀業務”,“安悅與銀行有信心攜手處理好相關對接工作。”
函中還透露,“案件已列入上海市經偵總隊重點偵破對象”。
記者聯系了安悅物資的母公司上海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但截至發稿時,沒有收到有關方面的答復。有關此事的最新進展,記者將持續關注。
杭州銀行風控之痛
據悉,此類事件在杭州銀行并非個案,已引起總行高層重視。在上海寶立事件曝光后不久,杭州銀行總行高層在一次內部講話中指出,今年以來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大幅上升,雖有外部因素,但從銀行自身角度看,反映了全行風險管控體制和機制不夠健全,部分機構和人員風險理念失衡,“信貸審查流于形式”。
會上指出了多種不合規情形,其中就有類似上海寶立事件的情形:“直到匯票到期墊款、借款人失蹤,該筆授信項下未發生一筆實質性的發貨及贖貨,后經查實,我行匯票在交至上游廠商不久后即被其背書給了借款人的另一家關聯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近期國內快速成長的城市商業銀行之一。截至2011年12月末,總資產2439億元,總負債2295億元,年內營業收入122億元,利潤總額34億元。
但高速擴張也帶來風險控制問題。來自杭州銀行總行的資產質量統計分析顯示,今年9月底,杭州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14.0418億元,不良率0.96%,風險資產余額29.0654億元,風險率1.99%。
據悉,目前有15家城商行正排隊上市,江蘇常熟農商行、上海銀行、盛京銀行等9家銀行在初審中,杭州銀行、重慶商業銀行等6家處于落實反饋意見中。
據知情人士爆料,杭州銀行上海分行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零售和小企業條線新增顯性問題貸款余額突破1億元,現有的信貸結構畸形,特別是鋼貿行業信貸規模比例超過分行總體信貸規模30%。對于這些說法,記者尚無法從銀行方面得到證實。
事實上,放眼整個銀行業,鋼貿行業的信貸數據都不容樂觀。截至9月末,上海本地銀行鋼貿行業的放款余額已超過1900億元,較一季度末幾無變化,但形成不良余額逾250億元,較一季度末的130多億元增加近一倍。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此前公開表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繼續,城市商業銀行能否實現穩健發展,還需要過“四關”,即有效公司治理關、逆經濟周期生存關、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風險度量和定價關及利差縮小條件下業務結構轉型關。